酷爱句

请输入关键字词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句子大全 >

86句形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章精选句子

酷爱句 2023-09-22

一、描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句

1、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2、从大自然学习崇拜课程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美国)爱默生《论自然》

3、(唐)王维

4、文字、音频系儿童故事集汇发布

5、大自然蕴含着远胜人类施教的影响力量。——(法国)伏尔泰《老实人》

6、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7、“2017年开始,甘肃省林草、民政、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就联合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勘界调查。”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甘肃把大熊猫国家公园整体纳入全省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将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武都区、文县2县(区)列入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范围,明确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发展的产业,规范产业准入审查监管要求。

8、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9、阿来、高洪波、徐则臣联袂推荐

10、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选自陶渊明《饮酒》全诗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选自张志和《渔歌子》全诗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选自王维《山居秋暝》全诗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13、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14、体现的是渔父与自然的另一种和谐

15、译文: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16、在古代傣族语言中,尽管没有“自然保护区”一词,但是他们却能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认识到森林与水源的重要性,进而因势利导,自觉保护森林,保护自己居住的环境。傣族人凭借着坚定的祖先崇拜,纯朴的自然生态观,与自然和谐共处,而祖先崇拜和自然生态观首要的作用对象或实体就是“垄林”,由此又形成了傣族独特的“垄林”文化。反过来,“垄林”文化又让人们自觉地,全方位地保护散落在各自然勐、各村寨的“垄林”,透过“垄林”文化,可以品读出傣族对大自然的生态取向,也可以看到傣族固有的古老文化。在“垄林”里祭祀祖先神的过程中,展示了祖先崇拜文化,讲述着古老的历史传说,“垄林”中的神龛、祭坛犹如舞台,而念诵的祭词,就是最优美动听的、传唱千百年的诗歌。

17、摘要:傣族有一句传承了千百年的古训:“有森林方有水源,有水源方有良田,有良田方有稻谷,有稻谷方有人存”。因此傣族为了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主动划出大片森林予以保护,这就是曾经散布在云南西南各处傣族居住区的“垄林”。垄林又称竜林、龙林、社林。从功能上看,垄林是古老的“自然保护区”,是村寨、田园与原始雨林之间的生态缓冲带,是维持当地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保障。垄林是傣族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种文化,是傣族人民千百年来对大自然的解读和对农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18、《李伯川《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传统水利灌溉技术体系研究》,《古今农业》2008年第3期

19、2021年9月4日即席

20、一种真实的安慰:就仿佛

二、形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章

1、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清代张维屏的《新雷》

2、“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句

3、大寒·读诗|严冬将尽,静侯春来

4、从1958年开始,傣族传承了千百年垄林的寂静被打破,神圣受到挑战,大量开垦开荒的人们涌入西双版纳和德宏,他们把“垄林”定性为“鬼之山、神之林”,“垄林”成了愚昧、落后的代名词。短短十几年间,他们以“向鬼山要地、向神林要粮”为口号,把斧头挥向“垄林”,“垄林”被熊熊的大火燃烧,傣族人民不得不转移神龛与祭坛,“垄林”就这样在人们“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基本消失殆尽。

5、总造林面积约15107亩,具体工程量包括:乔木1726777株、灌木186492平米、灌溉给排水等。

6、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沟谷

7、译文: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8、诗歌第二段:“细长的枝条上,每个空隙/都没有浪费,缀满了密密麻麻的/小黄花瓣;如果现场没被破坏,/每一次,绽放都无限接近解脱,/而代价并非凋谢即死亡。”诗人绕回“实”,继续描摹道:“细长的枝条上,每个空隙/都没有浪费,缀满了密密麻麻的/小黄花瓣。”有了如此细致的说明,连翘的外在形象已经够丰满了,诗人没有半点犹豫,又把书写开向了虚的赛道。这一结构,与第一段相同。

9、译文:人类的生活行为的运行是以大地运行的法则为法则,大地运行的法则是以这天的法则为法则,天运行的是以道的法则为法则,道的运行是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10、公司积极响应雄安新区“先植绿、后建城”的理念,先后参与实施了3个造林项目,成为城市组团之间重要生态缓冲区和生态福利空间共享区,形成以近自然林为主,景观游憩相结合的生态景观片林。

11、位于容城县南张镇沙河营村及沙河村东侧,占地面积5874亩,设计乔灌木栽植306088株,林窗57900平米,灌溉542亩,砂石园路12581平米,秀林驿站1项。

12、折射人类生态观念的深刻转变

1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4、?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波:让“开窗见雪山”成日常,今年四川拟投入近30亿元改善空气质量

15、该工程作为孝义河入淀的最后一道屏障,对于白洋淀水体水质达标、生态系统恢复、构建绿色生态空间、重现白洋淀“苇海荷塘”的壮阔胜景、恢复白洋淀“华北之肾”功能、保障雄安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16、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17、依依不舍: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

18、译文: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19、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诺贝尔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20、截至目前,甘肃省共组织大熊猫野外巡护13次,累计开展线路监测1213次,积累了大量珍稀动物照片、视频以及活动轨迹资料,全面监测生物多样性变化,及时掌握了重点区域自然资源动态数据,大熊猫野外巡护监测体系逐渐完备。

三、描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句有哪些

1、“我们还建立了秦岭大熊猫兴隆岭核心种群保护联盟,共同开展反盗猎联合巡护、清理整顿非法登山入区等行动,加强联防共管。”昝林森说,目前,陕西片区已恢复大熊猫栖息地5000余亩,建设野生动物通道7处。设定动植物监测样线376条,巡护长度1800余公里,森林植被固定监测样地206处、野生动物和入区人员监测红外触发相机1241台,获得照片视频资料40余万张(段)。”

2、“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面积9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八成以上,涉及原有自然保护地64个。”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波说,自试点以来,四川片区完成廊道植被恢复68平方公里,不仅保护了大熊猫,也让8000多种伴生动植物得到“伞护”。

3、在云南西南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澜沧江、怒江、瑞丽江(伊洛瓦底江支流)向南并行奔流,就像镶嵌在大地上的三条玉带,滋养着河谷两岸茂密的森林,肥沃的田地和勤劳的人们。在三条大江南端的河谷和坝子地带,傣族人民世代居住在这里,形成了中国两处最大的傣族居住区西双版纳和德宏。尽管在古代,澜沧江、怒江、瑞丽江流域河谷和坝子地带土壤肥沃,植被茂密,但是人烟稀少,毒虫猛兽肆虐,自古以来被认为是瘴疠之地。尤其夏秋季节,瘴气弥漫,触之非死即伤,让人闻之色变。因此当时的澜沧江、怒江、瑞丽江流域除傣族以外的其他民族都选择在山顶居住,以躲避瘴气和炎热,夏秋季节,从不敢轻易到河谷地带。

4、俗话说得好:“林茂粮丰、森毁粮空”,千百年来一直与人和谐共处的“垄林”被人为毁坏,由此引起自然的惩罚向来不会缺席,但这惩罚并非来源于祖先神,而是源于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用今天的生态观来反思,是守护“垄林”文明,还是“征服森林”愚昧,孰是孰非,自然一目了然!只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5、德宏是我国第二处重要的傣族居住地,怒江两岸的潞江坝地区在德宏的北面,已经属于保山地区了,是傣族北面分布的边缘地带。澜沧江流域的西双版纳和怒江流域的潞江坝地区,在民族和气候上有很大区别,西双版纳主要居住的傣族是水傣,潞江坝居住的傣族主要是汉傣。西双版纳是热带季风气候,所处的澜沧江河谷地带湿热多雨,有大量热带雨林存在。怒江流域是干热河谷,气候干热少雨,因此怒江流域的水稻田比西双版纳更加依赖于山涧、河谷和森林流出的溪水。

6、秋季文创线上首批限量100份

7、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8、《十月》大型文学期刊以此与读者建立紧密的联系,新刊发布、文坛资讯、编读往来等等。

9、最后关头,自然依然是可靠的。

10、尽管水稻主要生长在雨季,但是稻作生产的育苗、整地等各个环节却处于旱季,而此时降雨量却不足全年的13%,耕作需要大量水源,可是坝子内的大江大河由于河床过低,要是没有大型水坝、水库抬高水位,基本无法用来灌溉,因此当地不得不靠山箐、山谷中流出的小溪、小河、泉水等涓涓细流解决问题。长期的稻作生产经验,让傣族人明白只有覆盖茂密森林的山间才会发育溪水河流,这就是“有森林方有水源”的来源,也是“垄林”诞生的背景。

1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风歇,王孙自可留。

12、早期人类学对人与物关系的认识,离不开笛卡尔哲学的二元划分法:人是主体,非人类的物是客体。“同时,物也会被人的主观性目光/认知赋予不同的意义,并引发思想、观念与情绪,成为‘象征的物’。”(谢冰雪梁燕:《分隔、弥合与异化——西方人类学对于人与物关系的探讨》)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目光下,物从属于人,居于次要位置。植物与人的关系亦然。然而,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消费社会中,人与物的关系已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例如,在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中,就强调了非人元素(物)的能动性。人类中心主义被打破,人与物的力量趋于平衡,相互博弈、转译。

13、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1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6、径草踏还生。酒伴来相命,

17、也还是要保留一点的;就好像

18、开尊共解酲。当杯已入手,

19、以口感为溯源点的话,这一切有赖于

20、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四、描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句古诗

1、文字:奉学勤(学术分社)

2、积极落实建设雄安重大决策

3、臧棣还以个体话语撬开植物迷宫的大门,贡献出一份奇异的诗意:它有生活的温度,又秉持着罕见的高洁。有意思的是,还夹带了新诗素来所缺少的游戏性,像一套出神入化的太极拳,自由、从容、深邃,成熟中透出一抹难得的天真。当然,臧棣还保留了他诗里一惯的配方:神秘。在神秘的注视下,所有的植物都变成了精灵,举着语言的火把,让我们在惊叹之余不得不承认:我们能拆解的,永远只是诗的一部分;而诗的至高韵味,确实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查看美莹老师更多视频内容

6、你应是从深山里走出来的好人。

7、展现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生灵之美

8、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创建,对于我国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意义重大。下一步,我们还有很多后续工作需要跟进。”昝林森说,在实施最严格保护措施的前提下,陕西将坚持科学规划,尝试开展生态旅游,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园和典范。

10、——读臧棣最新诗集《诗歌植物学》

11、因为天地之气在这个时间段转换,转换的时候我们别搅动它,你没那么大的能量去干扰天地之气,那么怎么办呢歇着,以不变应万变

12、关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曾芳等住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建议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具体建议包括科学设置管理机构、加快建立法规制度体系,以及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等。

1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4、至此,臧棣的状物已从植物的外观一直延伸至内在。接下来,物还必须与人发生联系。联系的契机,就藏在植物的味道里;而作为接受的一方,这种联系落实到人身上,就是味觉。味与诗的关系,诚如敬文东所说:“有味——而且是味上加味再加味——必须充当诗的本质。”(敬文东:《味与诗》)对此,臧棣亦很敏感,他在诗里给了那些可食用的植物十足的宠爱。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他的《菠菜》一诗就受到了广泛关注。芦笋、秋葵、韭菜、荠菜、洋葱、香菜、薏米等,也纷纷出现在他笔下。很明显,面对如此众多的美食,汉语中表味的基本词汇,如酸、甜、苦、辣、咸等,都具有表义的模糊性,并不能满足臧棣的需求,他尝试另辟蹊径来写味道。

15、晴光转绿苹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写诗人内心的闲静。更突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16、大自然像微笑着的仁慈母亲,她有助于我们的理想,她珍爱我们的想像力。——(法国)雨果《九三年》

17、让物像人一样,在心智上“活”起来,赋予物自主性,构建物的主体,从而建立“物的自治”,都体现出诗人深入物的能力。我们或可以说:臧棣的诗歌状物开启了新的世界观。这让人想到《旧约·创世纪》:耶和华将各种活物带到亚当面前,看亚当如何将它们命名。或许正是从那一刻起,人类拥有了神赐的语言(诗)特权。臧棣,正运用这一特权,再次呼唤植物的名字;驰骋于语言内外,重新认识万物,重释人和植物所共生的世界。因而,《诗歌植物学》既是植物之传,又是开创性的诗歌书写。

18、以上,便是臧棣植物诗写作的基本背景。但要辨别的是:在大多数诗里,植物只是作为意象被提到而已。而那些专写植物的诗,也很少集中地、大量地使用状物手法。状物,自然是以表现具体物象为主,物的形状、色彩、姿态等,都在其表现范围内。好的状物,还应该有对事物特征的细致观察与深入表达。

19、雄安新区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位于雄安新区安新县同口镇南龙化乡北,总占地面积约11km²,设计净化处理规模20万m³/日,主要任务以削减孝义河污染物、提升入淀水质为主,兼顾改善白洋淀区域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景观品质。

20、就这样,诗歌对连翘的外观描摹,分成两个段落来进行。每一段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避免了实与实挤在一团、过于板结之弊,也绕过了虚与虚相靠、过于缥缈而缺乏说服力之险。全诗叙述有条有理,呼吸自如,节律依依。

五、描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句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泐先民把勐泐范围内的森林划分为两部分,一是可适度采取的森林,称为“藤”,与勐泐、自然勐、村寨对应,被划分为“藤坦麻龙”、“藤勐”、“藤曼”三个等级;二是不可动用的林区,称为“竜”或“垄”,也与勐泐、自然勐、村寨相对应,被划分为“竜龙勐”、“竜勐”、“竜曼”。

3、状物:一种植物诗写方式

4、唐代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5、接下来便是对颜色的书写。“依然保持着/心灵的颜色”化用了移情手法,给植物以主观性和能动性。“一直艳黄到像是/突然被揪住了小辫子”,正式点出了连翘的颜色(“艳黄”),也兼写其形——连翘的每一根枝条都开满了小黄花,确实像“小辫子”,而这句更妙在“被揪住了小辫子”,将“小辫子”以被动句式呈现,亦是双关法。状物至此,若延续“实”的路子状下去,诗其实只是在承担说明文的功能。诗人及时刹车,给出“世界的空旷/比人间的空虚还盛大”两句,将诗歌开到了“虚”的赛道上,赶快抒发当下的感悟。

6、秋季文创与2022年订阅已开启

本文地址: /juzi/4071.html

相关文章
  • 62句100个好句摘抄简短的小学生精选句子

    一、100个好句摘抄简短的 1、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2、每个人都是月亮,总有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人看见。 3、谁的指间滑过了千年的时光,谁在反反复复中追问,可曾遗忘了我。等你用

  • 95句古代对法律的经典语录摘抄精选句子

    一、古代对法律的经典语录 1、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2、总之,我们要对那些处于自杀边缘的人说:你连自杀的勇气都有,难道没有勇气活下去吗?尤其是女生们,你们一定要记住:世

  • 78句关于归隐的文案精选句子

    一、关于归隐的优美句子 1、朝闻道,夕死可矣。 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3、“人类文明,不是改朝换代,而是修修补补的一个过程。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社会,正人君子,不屑于

  • 99句感恩老师最朴实一段话50字精选句子

    一、感恩老师最朴实一段话 1、师傅啊!您是建筑工人,我们是砖,是您用汗水把我们砌成房子。师傅,您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然而您为了我们的成长不知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日,熬过了多少

  • 121句光与影的美句精选句子

    一、光与影的短句 1、光与影的融合,你和我的世界。 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涉及的一些重要修辞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这道题主要考查了通感。通感可分为两种:①比喻的通感。如:“微风

  • 55句添丁添福的春节对联精选句子

    一、2021新年添丁对联大全 1、上联:金玉满堂家兴旺下联:福星护宅赐平安横批:华宅生辉 2、遍地祥光临福宅,满天喜气入华堂。(日月增辉) 3、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横批:辞旧迎春

  • 137句人与自然的经典语录精选句子

    一、人与自然美文美句 1、每个人一生都值得去看一次! 2、好友李凝悠闲地住在这个邻居很少的地方,杂草丛生的小路径直通往荒芜的小花园。鸟儿自由地栖息池塘边的树枝上,万籁俱静,皎洁的